海棠书屋 - 言情小说 - 七零:高冷男知青处心积虑想娶我在线阅读 - 第131章 过渡章节,一场硬仗要打

第131章 过渡章节,一场硬仗要打

    李大成找了一圈没找到媳妇,后来一想,她抱着个断了气的孩子能去哪儿,所以就来到了田老坑家。

    “叔,二妮没了,她心里难受,让你看笑话了。”

    田老坑摆摆手,表示不碍事。

    刚刚大妮夹着的温度计到了时间,大妮的体温正常。

    矮个大夫看向李大成。

    “同志,你女儿感染的是流脑病,具有很强的传染性,听说你家里还有一个孩子,你把另一个孩子带过来量量体温吧。”

    李大成听话愣了一下,他今天和田大瓜他们约了牌局,想着把闺女赶紧埋了去田大瓜家打牌。

    他家儿子金宝被他娘照顾的好好的。

    今早上见那小子还生龙活虎,肯定没问题。

    “大夫,不用了吧,我儿子看着挺健康的,没什么病。”

    大夫不赞成的看着李大成。

    “流脑病在全国肆虐,一旦感染了就很危险。”

    流脑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,他们一家人在一起吃饭说话,一定会有亲密接触。

    就算是这个刚刚量完体温的大女儿。

    他们也要观察一段时间,等确定她不会出现高烧高热的现象,他们才能确定孩子没有被感染。

    看着大夫认真的样子,李大成点点头。

    “行,我知道了,叔,我先把我媳妇儿还有孩子带回去。”

    田老坑看着李大成敷敷衍衍的样子。

    “大成,大夫说的话你要听,千万别不当回事儿。”

    李大成不耐烦的摆摆手。

    “我知道了,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说完话,李大成伸手拉自己媳妇。

    大成媳妇还沉浸在闺女救不回来的难受劲儿里。

    李大成见叫她叫不动,伸手把断气的二妮抱在怀里,然后踹了大成媳妇一脚。

    “还他娘的在这给我丢人,还不快回家。”

    被李大成踹了一脚的大成媳妇像是惊醒过来。

    李大成踹完就走了。

    大成媳妇一句话没说,低着头跟在李大成的身后。

    田老坑看着夫妻俩的背影,无奈的摇摇头。

    眼睛一瞥,看到还没走的大妮。

    田老坑想了想,温声叮嘱大妮。

    “大妮,听爷的话,回去以后带着金宝来爷这儿量下体温。二妮碰过的碗筷让你娘用开水烫烫,听到了吗?”

    大妮看着田老坑,

    “爷,我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大妮刚准备又走,犹豫了一下,又回头看着田老坑。

    “爷,我妹真的救不回来了吗?”

    田老坑叹了口气,摸摸大妮的脑袋。

    “大妮,你是个好孩子,以后当个好姐姐,好好照顾弟弟。”

    大妮明白田老坑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。

    “爷,我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上牙榙村虽然是个大村,但它传递消息有自己独特的渠道。

    还没到晌午,全村人都知道李大成家的二妮得病没了。

    程颂宁也知道了二妮病死的消息。

    她是在田老坑这里听说的。

    她和大成媳妇前后脚的功夫,李大成刚带着媳妇离开田老坑家。

    程颂宁和聂怀远拿着医书就去了。

    虽然她一早就知道二妮活不了多长时间,但这样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没了,程颂宁的心里空落落的。

    程颂宁把一书拿过来,两个大夫,还有田老坑,看到书如获至宝。

    几个人凑在一起,絮絮叨叨的讨论防疫防范的有效办法。

    聂怀远原本打算把程颂宁送到田老坑这里他直接离开的。

    现在4月末5月初,正好是这边种玉米的季节。

    抢种抢收如战场,他们是在和天气做斗争。

    能早一点在对的时间种下种子。

    那他们丰收粮食的胜算就大一些。

    所以有一个算一个,除了田老坑和程颂宁这些给孩子治病的。

    其余村里的村民和知青全都去地里种地了。

    就连聂怀远这个在镇上挂了名号的宣传员。

    在抢中的时节,你闲着没事也得下地。

    聂怀远正打算离开,一只脚刚迈出田老坑家的药房。

    抬眼看到于振邦带着两个小战士进院子。

    聂怀远面上不动声色,脚轻轻的往后迈了一步,又退回了屋子里。

    程颂宁注意到了聂怀远的动作,她疑惑地看了他一眼。

    他刚才不是说要去地里吗?

    怎么又不打算走了?

    “老坑叔,陈大夫,李大夫。程妹子,聂知青也在。”

    于振邦进屋和屋里的人打了声招呼。

    他回乡的任务就是协助两位大夫防控乡村流脑病。

    陈大夫是那个矮个子的。

    他看到于振邦进来笑了笑。

    “于排长,你快来,这两位知青找到了预防流脑病的汤剂。”

    于振邦看了一眼程颂宁。

    “是吗?”

    程颂宁谦虚的笑了笑。m.zwWX.ORg

    “于大哥,我只记得书里有这么一个方子,在哪本书里我不记得了,方子是聂大哥找的。”

    田老坑站在一旁笑呵呵的说。

    “程丫头,还是你们知青有文化,我们这些粗人,哪还能知道这些。”

    程颂宁对着田老坑卖乖讨巧。

    “老坑叔,你老可别这么说,要不是您,我还不知道哪个是白茅根呢。”

    田老坑看着一旁陈大夫手里拿着的医书,感叹道。

    “要不说还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好呀,可惜有好多东西都糟蹋了。”

    田老坑的话一说完,房间里的氛围有些低沉。

    程颂宁没说话,心里十分赞同田老坑说的话。

    可不是吗,她这些书都是从废品收购站按斤买回来的。

    多少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被一些激进的人当成文化糟粕给毁了。

    站在一旁高个子的李大夫打破了有些沉闷的气氛。

    “好了,咱们不提那些不开心的事了。趁着咱们几个都在,赶紧商讨一下上牙榙村的防疫对策吧。”

    两位大夫、田老坑、于振邦,程颂宁还有聂怀远,几个人坐在一起,聂怀远负责记录,程颂宁还有陈大夫提建议,田老坑做补充。

    他们花了三四个小时的时间做了一份流脑病防疫措施表。

    聊的时候忘记了时间,连中午饭都差点忘记吃。

    还是老坑婶子过来提醒的。

    程颂宁看着一边的纸上记录着的发烧孩子的花名册。

    程颂宁心里感叹了一句。

    未来的这段时间注定有一场硬仗要打。入海鱼的七零:高冷男知青处心积虑想娶我